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bobty综合体育版局2012年上

bobty综合体育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实施意见》、渭南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和《渭南市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提高认识,拓展思路,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实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

1、不断加快文化基础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文化服务设施市县镇三级全覆盖。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第一季度完成投资1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全部主体工程5月19日封顶;文豪国际中心已完成原址拆迁清表工作,计划5月份全面动工建设。全市共投资1000余万元5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和81个镇文化站已全面动工,目前,澄城县交道镇、华县瓜坡镇已完成建设任务,白水县林皋镇4月份已开工,韩城市龙门镇 、蒲城县孙镇完成项目前期的选址、设计、场地平整等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bobty综合体育2、不断加快文化资源共享建设,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共享资源。一是基层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到位。2012年,市局先后组织配发了全市41个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的设备器材,总价值250余万元,目前正在开展电子阅览室器材接收准备工作,下半年将陆续配送安装到位。二是110家“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到位。为了解决农家书屋书籍过时、无后续书籍、书籍无法更新等问题,市文广局免费给全市110家农家书屋各配备1台32吋液晶电视机、1台卫星信号接收器、1台DVD及1套相关配套器材,实现全市农家书屋数字化快速升级。三是继续搞好形式多样的“有奖看电影”活动。按照每场观影人次不低于100人的要求,多放映帮助农民致富的科教片和农民喜爱的戏曲娱乐片,加大受众面,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深入人心,截止目前共放映公益电影18759场,观众达3055269人次。四是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全市1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截止5月底共接待群众50余万人。

3、积极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活动,加快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是举办“一元剧场演出周”赴各县(市、区)巡演活动。为进一步深化“一元剧场”品牌建设,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市艺术创作所取得的成就渭南新闻东秦百姓,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一元剧场演出周”赴各县(市、区)巡演活动。为确保演出顺利进行,市上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雷立新、市文广局局长华惠民为副组长的“一元剧场”演出周工作领导小组。“一元剧场”演出周的节目以我市近几年来新创排的优秀剧目和部分非遗剧种经典剧目(含折子戏)为主,演出主要由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巡回县(市、区)剧团承担。首场演出后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和当地剧团共同组织5—7场全本大戏,由此逐步带动县(市、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县级艺术团体的发展,为我市建好“陕西东大门”营造欢乐、和谐、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扩大一元剧场覆盖面,组织开展了“一元剧场”县(市、区)巡演活动。目前合阳、华阴等县(市、区)的巡演活动已经启动,其余县市区也将于近期开始。同时还尝试举办了秦腔名家走进一元剧场活动等活动,截至目前共演出180余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是继“一元剧场”之后,突破公益文化服务活动场所限制、内容限制、形式限制、经费限制的“瓶颈”,在大力推进全市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不断完善、丰富、提升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市、县两级公益文化服务单位走出场馆,实施公益文化服务走进广场公园、走进城镇社区、走进园区企业、走进乡村场院等“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各方参与、三级馆站服务、惠及城乡群众”的“四进”零距工程,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让文化产品和服务队伍走进城乡,让方便、快捷的公益文化惠及百姓。自2012年元月份以来,先后组织举办了渭北经开区慰问农民工演出、渭南信达广场元宵节“首届渭南文化庙会”、中心广场渭南市第三届“文豪国际杯”迎春摄影展,“五一”前后举办了渭南市第三届“三秦书月·香溢东秦”全民阅读活动、下邽镇“春风里·渭南农民信得过农资品牌”授牌演出、“欢乐社区·走进渭南师范学院”、“欢乐乡村·走进白水冯雷镇新生村”、“欢乐广场·渭南庆“五·一”戏迷网友演唱会”、“欢乐社区·走进渭南中心广场”、“七一”前“欢乐乡村·走进华县高塘镇留马村”等一系列“四进”(进社区、进园区、进广场、进村镇)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活动,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了有效载体。2012年计划演出68场次,其中进广场演出展览25场次,进社区演出展览20场次,进农村演出展览15场次,进园区演出展览8场次。上半年已完成演出30场次,其中进广场演出展览15场次,进社区演出展览12场次,进农村演出展览3次。

bobty综合体育4、积极开展繁荣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一是拍摄大型特别节目《正月里·渭南春来早》。今年春节期间,与凤凰卫视联合拍摄大型特别节目《正月里·渭南春来早》,组织民间艺人3000余人,历时8天,行程1500余公里渭南新闻东秦百姓,辗转26个场点,节目时长140分钟,分两次在凤凰卫视播出后,在国内和全球华人中引起重大反响。二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大型秦腔剧《关中往事》、电影《清风碑》、广播剧《大学生村官》荣获陕西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广播剧《大学生村官》作为我省向中宣部推荐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参评作品。三是完成戏曲剧本《暖春》(六场)的创作任务。三是撰书编写初见成效。完成了《陕西博物馆丛书》之《渭南卷》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编写的:“文化遗产,东府民俗” 相关内容;完成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可爱的渭南》第三篇“风俗流韵 多姿多彩”3万余字的编写任务。

5、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一是对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重点检查。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对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的项目将退出国家级名录的有关规定,从年初开始,我们对全市12个国家级项目主要从存续状况、保护单位履责、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和中央专项资金使用四方面展开自查,为迎接文化部督查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开展全市社会文化与非遗保护工作专项检查。今年2月份,我们联合市财政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市社会文化与非遗保护工作专项检查,重点对乡镇综合文化站、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和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全市社会文化与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三是推荐申报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经省政府批准,我市有22个项目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14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个单位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四是举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在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中,我们在城区沋河公园举办了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四进”之欢乐广场——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内容有开幕式暨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传习补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全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个)的宣传展览、中国第八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陕西渭南代表团工作掠影展览、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戏曲、舞蹈、音乐、曲艺节目三场展演。观看展览展演群众达2万余人。

6、广播电视媒体建设不断加强,为陕西东大门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市“两台”新闻宣传坚持“团结、鼓劲、稳定、正面”的方针,围绕市上“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奋斗目标,精心策划,锐意创新,强化主题报道,不断扩大渭南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为陕西东大门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一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新闻宣传导向有力。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策划播出了大型政务公开栏目《向人民报告》,截至今年6月已播出近270期,县(市、区)和市直部门50多位主要负责人向人民报告工作,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网民的询问。与此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创优栏目,推出了《建好东大门,实现新跨越》、《秦东党旗格外红,党群关系格外亲》、《县市报道》、《记者在基层》等一系列关乎渭南发展全局、涉及国计民生的深度广播电视创新专栏,相继策划采播了我市2011年“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春风里·渭南农民信得过农资品牌调查”等活动,今年3月下旬,以《民生报告看渭南》为题渭南新闻东秦百姓,在《陕西新闻联播》对我市保障房建设、就业创业等成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报道渭南新闻东秦百姓,有力地宣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就。

bobty综合体育据统计,截止6月份,渭南电视台在省台发稿158条,其中陕西新闻联播发稿49条,渭南人民广播电台在省台发稿240条,“两台”发稿量居全省十地市台前列。二是探索新的经营渠道,净化荧屏声屏,履行媒体公共责任。今年,“两台”在加强广告监管净化荧屏声屏的同时,理顺频道价格体系,减少频道间价格竞争,与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为广告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全台创收。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举办的“2011十大经济人物” 评选、“ 春风里农民放心的农资品牌”评选,华山频道策划开展的通达集团杯 “阳光达人”才艺大赛暨渭南电视台农家四季艺术团演员海选,都市频道举办的“秦东招牌菜”评选、“欢乐社区行”,公共频道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 “5.12国际护士节颁奖晚会”、庆‘六·一’文艺晚会——花儿朵朵向太阳”、 临渭区第十一届校园艺术节,华山网站举办的“首届网络六一联欢会”,广播电台策划实施的“首届相亲文化节”、“秦声秦韵戏曲演唱大赛”,走四方旅游公司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出版的旅游综合类杂志《华山旅游》,与经开区联手举办的渭南首届“经开杯”汽车越野大赛等活动,都达到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商家冠名、参与,弥补广告收入增长不足的目的。截止今年6月份,“两台”广告结构中医疗药品广告已从过去的80%减至50%,房地产、农资、通讯、汽车等广告比例上升,广告结构逐步趋于良性发展,荧屏声屏得到净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不误,切实履行好广电媒体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职能。

7、规范文化执法,净化繁荣市场。一是狠抓节假期间的文化市场整治工作。上半年,针对节假期间人多集中的特点,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把整治工作安排在“节假期间”、“学生寒暑假”等多个节日,制定了较为详尽的行动方案、应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并对重点人群,特别是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厅、KIV等娱乐场所,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二是认真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公布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举报制度。公布“12318”举报电话,认真接待来人、来电举报,做到有报必查,对违规实行严格查处。半年来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00余家。其中与公安、工商、消防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大检查2次,各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配合专项执法检查5次,重点突击检查12次。受理群众举报40余件渭南新闻东秦百姓,处理举报率达100%,其中检查网吧70余家,娱乐场所20余家,责令整改10余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1家,处罚13家。三是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扫黄打非办的要求,我支队把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清查印刷复制业、出版物市场和互联网“扫黄打非”上面。对全市的新闻出版市场进行重点检查,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从严查处。新闻出版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检查各类新闻出版场所250余家,受理举报20件,办结案30件,责令改正6家,警告15家,责令停业整顿12家,没收非法音像制品12000余张,非法出版物4000余本。处罚违规经营音像店、印刷厂9家;5月分集中查处电信违规接入IPTV电视,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检查涉嫌违规安装IPTV电视的营业场所200余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二、经营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bobty综合体育1、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接到省厅《关于申报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通知》文件后,我们立即对全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进行逐个摸底,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富平汉唐石刻产业园作为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候选单位上报省厅。

2、成功筹办第八届深圳国际文博会。今年5月18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渭南市代表陕西省参加了本次文博会。为了切实筹备好这次会展活动,在省、市领导的支持指导下,我们成立了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陕西渭南代表团文博会参展组委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陕西•渭南参展实施方案》,确立了“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主题,经过40多天的精心筹备,5月8日,在西安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文博会上,我们采用3D演示、全息投影、图片展览、实物展示、现场表演、观众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我市8个剧种、18个节目、1000余种实物;推介76个文化产业项目,其中8个项目现场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21亿多元,现场销售和预售各类产品约600万元,同时我市还和深圳市签订了《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我市荣获本届文博会“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两项大奖。

三、机关党的建设日渐科学

1、切实加强机关日常管理。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干部政治和业务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干部队伍。按照市委“四严格一提升”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结合机关干部作风实际,开展“机关管理创新年”活动,建立健全机关学习制度、干部考勤、绩效考核和机关工作汇报点评等内部管理制度,推行竞争上岗、机关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关党务政务公开,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机关工作秩序正常。做好信访和安全工作,确保全系统稳定安全。

2、抓好党建工作。上半年,我们共对市局党委所属的12个支部进行了重新设置和改选,接受入党积极分子16人、预备党员7人,需转正党员13人。同时指导完成了市文化艺术中心班子成员和内设机构人员配备、指导完成了市人民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及市电视台副台长人选的推荐选拔工作,推荐报送7人进入市“三三”人才库,其中4人进入第一层次,3人进入第二层次。

3、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纪委七次全会和市纪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积极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五项责任”,切实做到“一岗双责”。加强对落实30条支持政策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提升年”活动,强化监督职能,确保系统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4、强化信息宣传。为了加强我局的信息工作,办公室采取五项措施强化信息编报工作。一是建立市文广局信息工作编委会,具体负责全市文广系统信息的收集、整理、编辑、报送等事项。二是筹建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成为新时期“大文化”交流的又一崭新平台。三是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确保信息报送工作快捷有序进行。四是建立信息报送网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畅通。五是建立信息报送通报和奖评制度。局办公室将按季度通报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信息报送情况将作为年终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截至6月底,共收录信息89条,编发《渭南文广信息》12期,市委采用6条,市政府采用4条,三个省厅、局共采用16条,《渭南政报》(2012年第1期)全面报道了我局2011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陕西日报》(2012年5月18日)整版以《东大门新华章系列报道之二十: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为题全方位的报道了我市近年来文化事业的辉煌成就。

5、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按照局领导指示,我们先后深入富平庄里镇永安村和华县高塘镇留马村包联点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共谋科学发展。一是通过召开县、镇两级包联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座谈会,掌握包联村发展第一手材料。二是制定了《留马村2012——2014年发展规划》和《2012年留马村目标任务》,为包联村发展勾画了蓝图、提供了方案。三是充分发挥文广部门职能作用,2012年将为富平庄里镇永安村建设1个文化活动广场、6个垃圾场,投资4万元建设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华县高塘镇留马村投资3.6万元,大力推进包联村完善“农家书屋”、文化资源配送和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现文化惠农。

四、下半年工作设想

1、完成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并部分投入使用,加快实施文豪国际中心项目建设,启动渭南电影传媒大厦建设项目。

2、完成全市83个20户以上自然村、143个20户以下自然村及27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省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农村应急广播网工程建设,配合陕西中广传播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完成手持移动电视(CMMB)在有关县(市、区)的覆盖工程。

3、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积极做好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申报工作。

4、做好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和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评审工作。组织好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组织我市非遗项目积极参加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等国内外文化展演、展示交流活动。

5、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进一步打造提升《关中往事》、《下辈子还让你当妈妈》、《芙蓉出水》等剧目,积极参加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展演。创排1—2个戏曲新剧目,恢复整理传统经典剧目。

bobty综合体育6、抓好华州皮影、富平陶艺、潼关古城、澄城尧头窑文化、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展示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市演艺集团、广播电视产业总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实施文化产业精品工程,打造提升华阴老腔、韩城行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做好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的申报工作及市级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的评选命名工作。实施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用足用活30条支持政策,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6%,努力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筹备组建渭南市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